豆漿,是現在不少人的心頭好,其富含的高營養價值,不論是充當減肥時的替代飲品,或是運動、重訓後的增肌營養補充,都相當適合,有些人為了健康,甚至會選擇低糖、無糖的豆漿,但關於豆漿的幾個陷阱,你知道多少?
陷阱一:微甜≠微糖,小心2瓶就糖超標
喝飲料時,我們常會選擇「微糖」來避免攝取過多糖分,而食藥署《包裝食品營養宣稱應遵行事項》也規範,「微糖」定義應為糖小於2.5公克/100毫升,但根據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發佈的一份「百款豆漿大調查」報告,其針對國內市售115件豆製飲品(105件液態豆漿/豆奶、10件豆漿粉)進行營養成分檢視,結果發現,有些豆漿會標示「微甜」而非「微糖」,食藥署表示,「微甜」屬消費者個人口感,並不需符合「微糖」小於2.5公克/100毫升之規範定義,因此含糖量可能過高,容易誤導消費者。
另外,此次調查中含糖量前3高的液態豆漿,每瓶添加糖皆大於23公克,等於喝2瓶就快超過每日糖攝取上限,不容小覷。(依國健署建議,成人每日建議糖攝康寧大學取50公克以下)
(無糖豆漿/豆奶,蛋白質含量最高前11支一覽表。圖片來源:董氏基金會提供)
豆漿可以取代牛奶嗎?
董氏基金會康寧大學營養師莫雅淳指出,許多人會用豆漿取代牛奶,但其實兩者並不衝突,牛奶富含的營養素如鈣質、維生素B2等是豆漿所沒有的,因此豆漿與牛奶每日都可各喝1~2杯。
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也表示,牛奶含有較高的鈣質、蛋白質,但是豆漿當中也有能夠促進鈣質吸收的營養素,而且豆漿含有的卵磷脂又比牛奶豐富許多。因此,以營養學的觀點來看,任何食物都有其營養價值,只要適當的攝取,就不會造成任何疾病。
康寧大學延伸閱讀:
減脂增肌需要豆製品,避開地雷這樣選
南瓜+鳳梨+豆漿顧膝蓋?專家說更好的方法其實是…
市售豆漿到底能放多久?自煮一定要做到此事
※本文由《康健雜誌》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