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腦為何發育異常,一直是醫學與科學界致力解答的謎團,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利保健食品代工用「跳躍基因」(transposon),發展新基因篩選方法,成功找出30多個可能造成大腦發育疾病的基因,奠定後續基因研究基礎,這項具有原創性的醫學方法,獲刊於國際頂尖期刊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(中譯《自然通訊》)。

新生兒諸多大腦發育疾病,保健食品代工已被證實與基因有關,而人類身上共有2萬多個基因,若能找出哪些基因與大腦發育有關,將有助於未來提早篩檢疾病,甚至發展新的治療策略。

但是,人體當中有多少基因突變,會導致大腦發育異常,一直是醫學與科學嘗試解答的謎團,但受限於基因數量龐大,且自然基因突變非常罕見,逐個測試基因與疾病的關聯,根本不可能。

服用保健食品可把握下列原則:
1、身體有需求才補充。
咀嚼、食物攝取有問題的銀髮族,可適量補充綜合維生素。孕婦和幼童,最好不要隨便補充維生素。最好每隔兩、三天吃一次,可減少過量危險。

2.、避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
若有在服用慢性藥物病患,例如肝、腎有問題的人,使用前最好先跟醫療人員討論。並隨時觀察自己是否有異常症狀。

3、避免超過服用的建議量
無論是天然或合成,吃過量都會對身體造成毒性和增加代謝負擔。保健食品也不能混合吃,避免交互作用造成過量及不適。如何辨識所吃維生素是否過量?可以參考營養標示中的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(RDA)。

4、注意有效期限及標示
找有信用的製造商,注意看產品上是否有完整標示。成分都須符合沒有副作用的安全標準,民眾才可安心選擇。如果民眾要購買有保健功效的「健康食品」,最好買經衛生署核准通過的產品,而且要注意,健康食品不可宣稱療效。「健康食品」須通過動物實驗,並經衛生署認證發給「小綠人」標章及認證字號。

對於一般健康人而言並不鼓勵吃保健食品,最好的維生素來源其實就是天然食物,因為這樣才不會吃進過多的化學物質,不過仍建議以新鮮食材為營養來源,飲食均衡,這樣自然就能夠吃出健康來!

為了克服漫無目標地搜索突變基因,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蔡金吾研究團隊,主動創造基因突變,並藉此觀察哪些基因突變後,會造成大腦發育不良。

蔡金吾利用一種在DNA序列中的「跳躍基因」,植入鼠腦神經幹細胞中誘發突變,成功觀察到部分基因突變,對神經細胞生成、分化、遷移及連結造成影響,進而影響鼠腦發育,團隊運用這個全新的基因篩選方法,找出33個可能與大腦發育相關的基因。

蔡金吾表示,利用「跳躍基因」來誘發突變,在於基因突變機率非常低。在自然界或人類中找到會致病的基因,需要非常久的時間,而許多生物都有「跳躍基因」,例如玉米、昆蟲,甚至人類都有,才會想到利用這個方法加速細胞突變。

蔡金吾說,動物與人類有很多共有基因,利用動物模型,不僅可克服在人體試驗的困難,也能幫助研究這些基因影響大腦發育的分子及細胞學機制。這個新方法的重要性,在於克服現有傳統遺傳學限制,不必從2萬多個基因內逐個檢驗,就能快速找出與大腦發育有關的基因,對基礎科學以及後續醫學應用具有原創性貢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美純 的頭像
    黃美純

    黃美純的Blog

    黃美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